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像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是一种灿烂的历史现象。地处“万山丛中”交通闭塞的徽州,何以诞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徽州文化,并逐渐成了华夏名区之一?记者就此专访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细看云山雾海、怪石嶙峋背后的别样景致。 徽州的历史变迁 问:品味徽州历史文化之前,首先要了解徽州的历史变迁,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答:徽州位于今日安徽省南部,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地,境内高山林立,峰峦迭嶂,溪流纵横。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周时期,这里曾产生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代,徽州先后分隶于吴、越和楚国管辖。秦统一中国后,曾在这里设有黝(今安徽省黟县)、歙二县。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和两宋之际是中原世家大族迁往徽州的三大历史时期。汉建安十三年(208年)设立休宁县。西晋时期,改新都郡为新安郡。隋唐至北宋时期,新安郡为歙州所取代。唐代相继设立婺源县、祁门县和绩溪县,隶属歙州管辖。至此,歙州六县格局全部形成。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在平定了方腊起义后,易歙州为徽州。从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六县的行政格局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未发生大的变更。 徽商崛起催生徽文化 问:徽州地处“万山丛中”,在地理上并不占优势,那么璀璨的徽州历史文化何以诞生? 答:徽州文化的诞生和发扬,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徽商的崛起。 徽商崛起于明代中叶,鼎盛于明清两代。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持续稳定局面的形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为谋求生存,徽州人被迫背井离乡,成批地外出经商,形成了“业贾遍天下”的局面。徽商这种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任重致远和勤奋开拓的“徽骆驼”品格,为徽州历史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徽州历史文化的内容。徽商所创造的商人及商业文化,本身就是徽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北方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的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这种特色鲜明、性格显著的宗族文化氛围,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徽文化植根徽州远播海外 问:“徽骆驼”的坚韧不拔,迁徙士族的兼收并蓄,您认为徽州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 答:徽州是文献之邦、文物之海,徽州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商成帮、学成派。就空间范围而言,徽州历史文化主要产生并植根于徽州本土,并在明清时期徽商和徽州士人的传播与拓展下,向外辐射,远播海内外;就时间界限而言,徽州历史文化主要产生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徽州的设立,终结于民国元年(1912)徽州府的废除。但是,由于文化作为一种传统,具有前后的延续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徽州历史文化是一种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强烈凝聚力的区域文化,她虽产生并根植于徽州,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徽州。徽商身上很多优点甚至缺点被与之接触的人士广为传播。徽州历史文化的凝聚力集中表现在外出经商的徽商身上。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问:我们知道,徽州历史文化之所以传承至今,离不开程朱理学的支撑,您能不能简单讲解一下? 答:朱熹系徽州府婺源县人,他对儒家四书五经的注解不仅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主要蓝本,而且成为徽州人生活中恪守不怠的重要规范。凡事皆依文公家礼,凡书皆读朱子所注,已成为徽州历史文化中的一个奇特现象。所以说,由朱熹所开创的新安理学是徽州历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在徽州,徽州人从生到死所举行的人生仪礼,大都无一例外地遵循朱子的文公家礼,不敢越雷池半步。理学于徽州历史文化之影响,可谓是蔚为大观者也。 值得一提的是,徽州历史文化的长盛不衰,还直接得益于徽州重教兴文的悠久传统。自朱熹之后,徽州文风兴盛,读书入仕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就出了618位进士、17位状元(含寄籍)。徽州许多县区,都享有“邑小士多”的美誉。 问:您能不能举一两个例子,让我们直观地看看徽州历史文化的繁荣昌盛? 答:400多年前,明代一位著名戏剧家、诗人汤显祖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无论人们怎样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但诗人对蕴涵丰厚的徽州历史文化的描述,却是毋庸置疑的。她显示了徽州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 当今社会对徽州历史文化的关注,也是徽州历史文化经久不衰的证明。作为徽州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已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2000年,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和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徽州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的批准,成为继闽南之后我国大陆建立的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著称的“徽学”,更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