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文学院】 - 【江右中心】 - 【基地简况及动态】 - 【学术队伍】 - 【学术研究】 - 【人才培养】 - 【最近更新】 - 【学术交流】 - 【数据资源】 |
2025年中韩传统儒学文化交流活动简讯 | |
![]() | |
|
发文时间:2025-08-17 发文部门: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发文人: 浏览次数: |
2025年8月4日至8月6日,在中国历史名山庐山脚下,承载千年文脉的白鹿洞书院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白鹿洞书院—陶山书院2025年中韩传统儒学文化交流研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与白鹿洞书院研究会主办,庐山白鹿洞书院承办,来自韩国陶山书院研究会的代表、庆尚大学、全北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的师生,与白鹿洞书院研究会代表、南昌大学哲学系师生共40余人齐聚一堂,展开为期三天的深度对话与实践交流,共同探寻书院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祭祀朱子,礼圣殿前行告由祭 8月4日上午,在陶山书院研究会研究员、庆尚大学许捲洙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师生于白鹿洞书院礼圣殿举行庄严的告由祭礼,东洋大学姜求律教授恭颂告由辞,陶山书院研究会李东信研究员执礼,众师生向朱夫子像行三拜稽首礼。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于礼圣殿外合影留念。 共溯学源,书院精神辉映东亚 白鹿洞书院,作为朱熹理学思想的讲学与传播中心,享有“海内书院第一”的美誉;陶山书院则是朝鲜王朝大儒李滉(退溪先生)承继并发展朱子学的重要基地,被尊为“韩国儒学的心脏”。开幕式上,双方代表深情回顾了两座书院跨越国界的深厚渊源。白鹿洞书院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从朱熹到李滉,思想的种子穿越山海,在异域生根开花。此次交流,是向共同文化根脉的深情致敬。”许捲洙教授表示:“白鹿洞书院是东方书院的典范。此行不仅为寻根,更为汲取先贤智慧,思考书院如何继续滋养当代人的心灵。” 学行并重,共绘书院发展新图景 活动期间,举行了四场专题讲演,两国学者围绕“朱子与白鹿洞书院”主题展开研讨。从杨柱才教授的“宋代白鹿洞书院讲义述论”到邓庆平教授的“何以为朱门第一—兼论黄榦的思想史贡献”;从张新国教授的“朱子‘玉山讲义’的哲学建构”到田炳郁教授的“朱子《大学讲义》”,来自南昌大学哲学系的四位教授从不同角度切入,就朱子的白鹿洞书院行迹阐述白鹿洞书院的学术史、思想史贡献。在讲座的开始和结束,中韩双方师生都会向彼此行揖礼,以示平等友好交流之意。在每场讲座结束后,韩国学者都会与主讲人就议题热烈讨论、充分交流,也彰显了中韩儒学文化的同源异彩、交相辉映。 展望未来,构建文明对话新平台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两座东方书院之精神,在应对现代挑战、促进文明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是中韩两国传统儒学文化的一次深度交流,探讨儒学的未来发展之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白鹿洞的潺潺溪流,与陶山书院外洛东江的涛声在学人的心中交响,中韩两大书院在新时代的携手,不仅是对朱子与退溪精神血脉的延续,更是向世界昭示:古老东方智慧蕴含的和谐、修身与向学之道,依然是照亮人类前行的不灭明灯。 本次活动的中韩同声传译由南昌大学田炳郁教授、陶山书院研究会高英嬉研究员承担。 (文字:袁艺博 图片:胡泉雨、林怡红) | |
[回首页] [TOP] [打印] [关闭] |
版权所有 © 2024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86-791-83969356 Fax:86-791-839693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