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交流报道
四川大学金惠敏教授主讲《欧美新近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再定义》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2-10-11


2022年10月9日晚,“南昌大学中文系学术前沿讲坛第10讲”如期进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导金惠敏先生做客云端,应邀为中文系师生做《欧美新近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再定义》讲座。此次讲座由人文学院江马益院长、何志钧教授共同主持,来自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师生及全国其他高校的师生297人参加了讲座。

图片1_副本.png

讲座伊始,金惠敏教授首先回顾了后现代主义六十年的历程,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的见证者、亲历者,金惠敏教授结合自己与德里达、哈贝马斯、波德里亚、希利斯·米勒、巴里巴尔、伊瑟尔、斯图亚特·霍尔等的当面交流,回顾了欧美众多理论家对后现代主义的阐述,就后现代主义是否已终结进行了具体分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译介后现代理论,四十多年来后现代主义在哲学、文学理论和批评领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金惠敏教授也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对此进行了回顾和阐述。

接着,金惠敏教授从一正(美国学者文森特·B.里奇)一反(马库斯·加布里尔、齐奥·费拉里斯为代表的德国、意大利新实在论)两个方面阐述了21世纪以来欧美理论家对后现代主义的再定义。文森特·B.里奇(Vincent B. Leitch)在其《再访后现代主义》一书中从风格、哲学和时期三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阐释。德国的马库斯·加布里尔和意大利的毛里求奥·费拉里斯从话语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后现代主义,强调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征:反讽化、非崇高化、去客体化。二者形成了互文性的悖谬张力,异中有同,同中有异,都重视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建构主义和反主体性理论实质。

图片2_副本.png

在之后的交流环节,金惠敏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该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乐于兼容和理论家不愿意被兼容的悖谬现象?”“后现代之后会不会迎来主体的复归?”“如何理解德勒兹的非表象性差异理论?”“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如何审视网络文学研究?”“解释学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针对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的差异以及欧陆哲学里法、德理论的差异如何准确领会具体概念的内涵?”等十多个问题逐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交流环节结束后,何志钧教授从三方面对金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金惠敏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举重若轻,如数家珍,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提纲挈领地回顾了后现代主义六十年历程中涉及的问题,对如何理解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伊格尔顿后理论的双重含义及对文学性的批判、哈贝马斯从质疑绝对理性走向交往理性的倡导、法国理论话语背后的生命意识、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建构主义特质等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有助于研究生同学们开阔视野,深化认识。最后,江马益院长、韩东主任对金惠敏教授的精彩讲座进行致谢,给予了高度评价。

(郭敏 撰稿)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