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导师介绍» 汉语言文学系导师介绍
导师介绍+王兆胜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3-07-11

师资队伍——导师介绍

fa5f20aefd834feb87f624107cc7d75c.png

个人简介

王兆胜,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原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现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批评》和《美学研究》副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鲁迅文学奖评委、《文学评论》编委、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专著有《林语堂的文化情怀》《林语堂与中国文化》《新时期散文发展向度》《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文化自信与文学发展》等2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60多篇。编著《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精美散文诗读本》及散文年选20多部。散文随笔集有《天地人心》《负道抱器》《情之一字》等。还出版《磨心镜的男孩》等儿童文学作品。散文随笔大量入选中学教材、中高考试题和散文选本。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第四届全国报人散文奖等多项。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林语堂研究、散文研究、路遥研究、文化研究


开设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解读、林语堂研究、散文研究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一) 著作

1,《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本书选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2,《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林语堂大传》,作家出版社,2006年。

5,《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温暖的锋芒——王兆胜学术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7,《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向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8,《林语堂与中外名人》,辽海出版社,2017年。

9,《天道与人道——中国新文学创作与研究反思》,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入选2018年花地文学榜文学批评十本书)

10,《天地之心与散文境界》,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

11,《散文文体的张力与魅力》,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12,《文化自信与文学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二)编著

1,《2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第四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

2,《2001年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02年。

3,《2002年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03年。

4,《外国散文三百篇》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人生驿站》三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6,《新时期中国散文经典》上下卷,花城出版社,2004年。

7,《百年中国性灵散文》,花城出版社,2004年。

8,《享受健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风行水上的潇洒——解读林语堂经典》,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0,《20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四卷本(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新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四卷本(合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精美散文诗读本》(独编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

13、《60年散文精选》(合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14、《21世纪散文诗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15,《散文年选》(独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1-2013年连续三年。

16、《喧嚣与真实》(独编),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

17,《孤独温暖的旅程》,(独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

18,《2018散文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2019年。


(三)论  

1,《贤妻良母:一个古典的审美文化模式》,《文学评论》1989年第6期。

2,《寡妇道德与传统文化——兼论<寒夜>的爱情悲剧根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研究》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

3,《中国现代文学对家庭至上观念的省察》,《东方论坛》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

4,《论林语堂的生命悲剧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5,《紧紧贴近人生本相——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9期全文转载,子通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全文收录)

6,《走出近几年散文的误区》,《山东文学》199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8年第1期摘录)

7,《论林语堂的女性崇拜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全文转载,子通编,中国华侨出版社版《林语堂评说七十年》全文收录)

8,《林语堂人生哲学的价值意义及其缺憾》,《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9,《林语堂宗教文化思想论》,《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心灵的对语――论林语堂的文体模式》,《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全文转载)

11,《新时期中国散文的发展及其命运》,《山东文学》2000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全文转载,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收入中国散文学会编《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12,《中国现代“诗的散文”发展及其嬗变》,《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论20世纪中国书话散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4,《论中国现代随笔散文的流变》,《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5,<红楼梦>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9期和美国《华文精撷》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16,《超越与局限――论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女性散文》,《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文学评论》,李建军编、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十博士直击文坛》全文转录)

17,《困惑与迷失――论当前中国散文的文化选择》,《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的《2003年文学评论》,李建军编、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全文选录)

18,《北京文化与20世纪中国散文》,《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2004年文学评论》)

19,《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9期重点文章全文转载)

20,《折翅与坠落:谈周涛近期散文的价值迷失》, 《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的《2005年文学评论》)。

21,《林语堂与明清小品》,《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22, 《“形不散-神不散-心散”——我的散文观及对当下散文的批评》,《南方文坛》2006年第4期。

23,《林语堂与旧体诗词》,《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24,《贾平凹散文的魅力与局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获2007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入选李斌、程桂婷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2月出版《贾平凹创作问题批判》一书)

25,《林语堂与中国古代艺术》,《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6,《坚守与突围:新时期散文三十年》,《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5期。(入选白烨主编《2008年中国文坛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27,《林语堂与<红楼梦>》,《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28,《散文的常态与变数》,《文艺争鸣》2009年第6期。

29,《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

30,《从“破体”到“失范”——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江汉论坛》2010年第1期。(此文被《学术界》2010年第3期“学界观察”以题为《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转载1000字,张志忠、陈亚丽主编《散文批评三十年》,武汉出版社2015年)

31,《归位·蓄势 ·创新——论新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月号。(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都市》2013年第1期转载)

32,《新世纪中国艺术家散文的优势与特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被《红岩》2011年第6期以《新世纪中国艺术家散文的优势与启示》全文转用)

33,《融通·再造·升华——林非散文的精神向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34,《金质玉润总关情——吴克敬散文创作略论》,《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李伯钧、陈兆朋编著:《吴克敬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8月出版)

35,《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兰州学刊》2016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16年第21期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10000字)

36,《中国新文学研究增殖及其路径选择》,《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6年第7期全文转载)

37,《近几年散文创作新动向及其思考》,《福建论坛》2016年第9期。

38,《散文写作的难度与境界》,《广州文艺》2018年第8期。[获中国写作协会成立40周年40篇优秀论文奖,入选方长安、萧映、宋时磊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10月出版的《当代写作学文选》(19802020)附目录]

39,《路遥小说的超越性境界与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183期(《新华文摘》201819期作重点文章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0,《发现与剖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散文的“母爱”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7期全文转载,获《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度奖)

41,《关于文学研究的创新性问题》,《东方论坛》201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

42,《在跋涉中前行——新中国七十年四川散文的发展变革》,《当代文坛》2019年第6期。

43,《学者散文的使命与价值重建》,《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44,《散文应在传统中开出现代之花》,《东吴学术》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文学研究》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45,《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散文批评”》,《当代文坛》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4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散文的“父爱”叙事》,《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47,《新世纪二十年中国散文创作走向》,《南方文坛》2020年第6期。

48,《国体散文与观念变革》,《文艺争鸣》2021年第7期。[《散文选刊》2021年第11期以《个体启蒙与散文价值得失》作为卷首语选载,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1年度科研成果三等奖,被中国作家网和江苏散文网全文转载,《作家通讯》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马征在《百年根基之上眺望批评新路——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1期)有评论此文,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选“个性启蒙与散文价值得失”一文]

49,《中国之文的发现与再造——穆涛散文的价值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4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1年度科研成果三等奖)

50,《精神生态与绿色写作——郭文斌散文的价值旨趣》,《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

51,《中国生态散文中的石头意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重点文章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

52,《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类型》,《求是学刊》2022年第1期。

53,《散文的审美特性与文学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54,《文化自信与中国现当代散文价值评估》,《文艺论坛》2023年第2期。

55,《中国现当代散文概念辨析与话语建构》,《河北学刊》2023年第4期。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