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教师名单» 中文系教师名单» 现当代文学
常彬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4-06-26

453d6c9192cd44a8a47a1af32cdfd31d.png

常彬,女,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籍贯河南省内黄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文系本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韩国首尔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

宝钢优秀教师奖、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层次重点人才B类。

邮箱:cbchang@nc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抗美援朝文学、中国女性文学、现当代文学与图像志研究

开设课程:

本科生: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流派

硕士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博士生: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一)代表性论文

1.《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A Century of Korean Narrative in 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2期。

3.《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4.《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6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转载7000字。

5.《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1期全文转载。

6.《虚写革命实写爱情:左联初期丁玲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不自觉背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7.《叛逆、侠性与混沌的自我——凌叔华形象论》,《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7期。

8.《民族精神的时代表征:抗美援朝文学论》,《文艺报》2020年10月23日。

9.《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吕赫若以隐喻重构现实的反殖民策略》,《华侨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10.《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建立:以〈人民日报〉朝鲜战争文学文献为样本》,《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9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9年第22期论点摘要。

11.《“海外五四运动”的精神屐履: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 《华侨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6期论点摘要。

12.《朝鲜战争文学1950年代〈光明日报〉文献考辨》,《河北大学学报》2018年6期。

13.《汇通古今悟奇思,鲁学凿出金石声:评杨义的“鲁迅与汉石画像研究”》,《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8辑(2016年)。

14.《叙事同构的中朝军民关系:抗美援朝文学论》,《河北学刊》2014年1期。

15.《寻找父亲:五四文学“弑父”主题遮蔽的另一文学现象》,《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1辑(2012年)

16.《异国锦绣河山与人文之美的故园情结:抗美援朝文学论》,《河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17.《追求中的失落:从谢冰莹冯铿看1930年代左翼女性的从军想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8.《从婉约闺阁到剑侠革命:秋瑾诗文与早期女性自觉》,《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19.《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五四”及20年代女性母爱写作的理性反思》,《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0.《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二)学术专著/教材

1.《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专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

2.《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专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的文学视界》(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

5.《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

(三)主持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与1950年代中国报刊漫画的互文研究》(17BZW032)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以降中国文学的朝鲜书写》(13BZW141)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10BZW094)

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06CZW012)

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NECT-11-0930)

6.教育部哲社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朝鲜战争文学论》(教社科司函[2011]275号)

7.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彰显与潜隐: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20060390120)

8.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及1950年代中国报刊的美国形象研究》(HB16WX016)

9.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HB10QWX044)

10.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一流本科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FBJG20190107)

(四获奖情况

1. 河北省第13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

2. 河北省第7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

3. 河北省第9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

4. 河北省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

5. 河北省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

6. 保定市第10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2008)

8. 中国妇女研究会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

9. 河北省作家协会2010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11)

10. 河北省作家协会2007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08)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