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人文师说
刘焕辉:筚路蓝缕,修辞人文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5-11-26


(人文学院 达锬 吕巧稚讯)他是解放初期的新时代大学生,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流砥柱,他是20年前人文学院成立伊始的核心骨干。他就是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江西大学原中文系主任、修辞学和应用语言学专家刘焕辉老师。

12月的雨是带着寒意的,豆大的雨打在马路边的树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树下小草在雨水的洗礼下绿的更显眼。我们一行人急急赶去青山湖校区教工宿舍,登门拜望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通过与刘老师的交谈,我们了解人文学院创立初期的各种情况以及一位奉献了一生的老学者一生的执着。

一、学术是心中最初的梦想

1933年,刘焕辉先生出生在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家乡的美丽风景并没有使得刘焕辉老师的年轻时代十分轻松。由于家庭因素,他初三就辍学在家劳动,十分的辛苦。就在这种困境中,不甘沉沦的刘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知识、学习。在繁重的工作中,他始终学习积极性。凭着对学习的热情,刘老师在工作之余,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熬夜自学学完了中学全部课程,这段时间,刘老师辛苦、忙碌,也最终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考上了景德镇师范学校,。

受到景德镇浓厚文化氛围的陶冶,刘焕辉老师努力学习,并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将使得刘老师的一生与中文结缘。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幸运之星再次降临。刘老师被保送到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当时,我们国家的语言工作正面临着大的变革,非常需要一批语言学工作者。作为一名受专业思想影响党员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刘老师忍痛放弃文学梦。在完成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任务的同时,又专注于学习语言学,从此开启了他与语言学60多年的不解之缘。

1956年,刘焕辉老师从江西师范学院毕业。优异的成绩使得学院领导让他留在师院附中从事教学工作。这一留就是10年,10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对他今后的语言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是文革的到来打断了刘老师的教学工作,他被下放到了农村参加劳动锻炼。后来,县里需要“笔杆子”,有着较高文学水平与写作水平的刘老师在很多人中脱颖而出,被选进了县革委宣传组,后又进了组织组(相当于现在的县委组织部),在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岗位上,刘老师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依旧希望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担心长此下去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丢光。正在这个时候,县教育组想让刘老师培训教师,于是刘老师去了教育组。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说:“和教育相关的才是我的老本行,干别的,我的专业知识就没了。”

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工作优秀的刘老师被地区教育组发现,并把他调到地区教育组,并在新办的宜春地区教育学校任文科教研组长负责现代文学教学班和普通师范班的现代汉语教学,现代知识简评的编写让刘老师再次回到了教育组,两年后,他和别人共同编写的70万字的《鲁迅作品选讲》教材,却又意外的开启了人生的又一道大门。

二、从中文系到人文学院:赤子之心,依旧不变

1973年,江西大学正式复课。刘焕辉老师编写的教材很快获得了江西大学的关注,大学十分希望能够引进刘老师这样的专业人才。而刘老师也早已对这所江西当时唯一的大学心向往之。于是一拍即合:1974年,刘焕辉老师来到江西大学工作。

进入江西大学后,省委宣传部又看上了刘老师的才华,希望刘老师能够去省委宣传部工作。但刘老师热爱他的专业,认为自己还是从事学术研究比较适宜。最终是还是拒绝了,一心搞学术。在当时,刘老师的课程深受广大江西大学的学子欢迎,上课期间经常掌声不断,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凭借这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功底,1984年,刘老师就任江西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并在改革开放后江大第一届教授评选中被评为教授。1986年,刘老师再次当选连任中文系主任,随后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时刘老师主要方向是应用语言学和修辞学。在刘老师的努力下,使得江西大学的语言学在江西,甚至全国都赫赫有名。

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1993年,江西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成现在的南昌大学,当时的刘老师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已经准备好了退休。但是学校领导处于客观实际的考虑,仍然希望刘老师留下来,担任新成立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领导。刘老师回忆起这段往事动情的说:“我当时年纪大了,就是老牛拉大车,步履蹒跚,但是已经坐在了这个位子上,也就只能继续往前走了。”最终,身为人文学院筹备组组长的刘老师被举荐为人文学院首届院长。

从中文系到人文学院,好像权力变大了,但殊不知:面对的局面也更打更复杂了。当时的人文学院包含了中文、新闻、历史、外语、艺术、旅游六个系。学院里老师、学生多、专业也多,是学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一级学科最多的学院。但是文科基础学科招生渠道和分配渠道不如应用学科,所以也是个穷学院。回忆起那些年艰苦的岁月,刘老师动情的说:“当时的人文学院,总的来说就是一大二穷。”但这种艰难的局面并没有使得年过花甲的刘老师退缩,反而促使刘老师更加努力的克服这种困难,达到新的局面。1996年通过南昌大学通过了211工程学院评选,人文学院无论从教学成果还是科研成果都成了全校文科的窗口。当时的南昌大学只有四个学科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文科的应用语言学就是其一。人文学院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好头,在刘老师接手人文学院时,硕士点为零。1998年硕士点覆盖整个二级学科。也是这一年,刘老师卸任人文学院院长,光荣的退休了。

三、老骥伏枥:学生和教学是终身事业

我们见到刘老师的时候,刘老师已经82岁高龄了。可是无论从什么角度,都看不出这是一个耄耋老人。他精神矍铄,声如洪钟,回忆起往事思路清晰,对于人文学院的事务也是十分关心。其中最关心的还是教学和学生。刘老师从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从不懈怠。直到2012年,他还一直坚持为研究生教授选修课。刘老师家里,有一个竹椅,旁边放着一个小桌子。这就是刘老师关心学生的最好证明。前几年,刘老师不幸摔伤,入院治疗为了给学生上课,才出院便开始了紧张的教学工作。伤筋动骨一百天,年青人是如此,何况一个八旬老人。为了不耽误课程,刘老师专门买了竹椅就躺在那里给学生上课,旁边的小桌子就是他放上课资料的地方。这两件很小的家具背后是刘老师对学生的股股深情和浓浓暖意。

刘老师的研究专业是语言学,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应用语言学和修辞学。在南大工作了30余年,他将南大的语言学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国的一次应用语言学会议首届放在了北京,而第二届便放在了江西,这其中就蕴含了业内同行对刘老师为代表的江西学人的肯定。刘老师也十分重视人才建设,南加州大学毕业的知名语言学家陆丙甫先生就是刘老师当年出面引进的。更可贵的是,直到现在,刘老师都在坚持学术创新。他对中国文言文的语法传统深入研究,认为中国的语言具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需要用中国的方式去研究中国的语言学。如果单纯引进西方的语言学理论,硬生生的套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上,既不利于中国语言的研究,也不利于语言的运用和发展。

虽然现在退了休,但是刘老师对人文学院的关心丝毫没有变化。他发表论文,指导学生,还有时接受一些学术采访,表达自身的观点。前不久,他还出面邀请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江蓝生教授到南昌大学交流,为南大学子带来了生动的讲座。刘老师也十分重视人文学院的发展,尤其是博士点的申请。这是他现在的最大理想。

有几个很有趣味细节也体现了刘老师的性格:在刘老师家门后的对联是刘老师自己写来勉励自己的,墙上的挂历不是外门买的,而是是刘老师上一年的工作和教学中的摄影,很多是和学生一起合影的刘老师就是这样一年年,教育了一届届学生。刘老师总是对学生们说:“作为新一届的大学生,国家的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要扎扎实实的把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且做学问不要跟风转,绝对不要迷失自我,什么时候都不要,自己要有主见。”这是刘老师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哲理。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学生中,有学贯中西的学界达人,有服务社会的政界翘楚,更有在各个岗位上干出不平凡业绩的行业楷模。这都离不开刘老师言传身教和谆谆教导。

从婺源山村到南昌故郡,从江西大学到南昌大学,从中文系到人文学院,变得是容颜,是岁月,是沧桑。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关怀,对学术的牵挂。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勉励着刘焕辉老师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南昌大学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无论是拨乱反正,全面复课还是世纪之交,合并初度,正是像刘焕老这样不断锐意改革,坚守信念的人不断的努力,才能在一个又一个历史节点完成一个有一个历史任务。我们要记得这些老师,为这所学校奉献了一生的老师。

这就是刘焕辉老师,这就是南昌大学的老师!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