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交流报道
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应邀来我校举办学术报告会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05-10

2016年4月29日下午,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杰文先生应邀来我校讲学,在人文楼B230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从谶纬入手谈先秦两种文化对文学的影响”的精彩报告。

首先,郑教授谈到谶纬与神守文化。谶与纬应有区别,从产生的时间上看,谶言的出现远远早于纬书。据《论衡》推测,殷末可能就有谶言存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可知,谶言至迟产生于秦始皇时代,而纬书产生的年代,据顾颉刚、钟肇鹏、王铁等人研究,以为产生于西汉哀平后。

 

接着,郑教授介绍了上古文化的两个系统。郑教授认为,上古文化是多元的。他引用《国语・鲁语》记载孔子答吴使之问时曾说的话“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说明上古两种文化主要是山川(神)守文化与社稷守文化。我国这种以“神”为首领的、以祈祷诅咒巫术为特点的上古文化特征,对后代有较大影响。他指出,上古神守文化与秦汉时盛行的谶言有着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它们都是在事件未然之时,凭着自己对所奉主神的信仰,在意念上借助所奉主神的力量,以预言方式去控制事件向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和转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谶纬的产生和一度繁荣,应与上古山川守巫术文化的流传和影响有甚为密切的关系。此后,郑教授谈到了上古文化系统与上古文学的话题。指出上古两种文化也影响着上古文学,不同文化系统滋养着不同的文学环境,思维模式,表达方式

最后,郑教授还谈到学术创新与学术方法的问题。如今的学界需要学术创新和学术方法的突破,为此,他介绍了杨向奎先生强调文史研究中的“四维时空考辨法”,即对研究对象所处的不断变化而又紧密关联的历史时间点、时间点所处空间情况进行考证和辨析。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紧密关联,具体环境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又前后因果相关,应立足于东方学术自有特点来选取学术方法。

报告结束后,郑教授还耐心地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特别是与杨柱才教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气氛融洽,效果很好。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南昌大学社科处、人文学院和中国古典文献学重点学科共同举办。

                                                                 (李精耕 报道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