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红色文化基因学微专业介绍
学院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历史学专业
档案学专业
哲学专业
RWXY
历史遗产融合文旅开发微专业介绍

学制:1年。

简介:历史遗产融合文旅开发微专业聚焦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将历史遗产与文旅开发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历史文化素养、创新文旅开发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立足于历史遗产与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以历史学为基础,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管理、文化创意等学科知识,推动历史遗产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不限专业背景,尤其鼓励艺术学、信息技术、管理学、设计学等相关专业学生选修。要求申请者具备以下条件:(1)对历史遗产和文旅开发有浓厚兴趣;(2)学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3)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

《中国文化概论》(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二19:00-20:30,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将中国文化置于具体的历史时空脉络中,通过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的全面介绍,分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与精神追求,探讨中国文化在当下与未来的作用意义。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术、科技、审美、器物、风俗物等层面。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体系,具备文本解读与信息处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辨析能力、跨文化比较与沟通能力和文化现象分析与阐释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思辨与创新的综合能力,实现从“知”到“用”的转化。

《历史遗产管理概论》(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三19:00-20:30,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内容涵盖文化遗产的概念、类型、价值评估、保护原则、法律法规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学生将学习如何科学识别、记录、评估和保护各类历史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考古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节庆习俗)。同时,课程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探讨遗产管理中的现实挑战与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意识、专业管理能力及跨学科研究视角,能够初步构思针对某一遗产对象的保护与管理方案框架,并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历史遗产与文旅融合活动策划》(开课时间:2026年春季学期,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当学期实际情况确定,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旨在探讨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创造性融合与有效转化。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如何深入挖掘历史遗产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吸引力、教育性和体验性的文旅活动创意,如主题旅游线路、文化节庆、沉浸式体验、研学旅行等,培养学生成为既能尊重历史、保护遗产,又能精通市场、善于创新的复合型文旅策划人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将新技术(如AR/VR、数字孪生、新媒体平台等)应用于历史遗产阐释、展示与文旅体验设计的能力。

《历史遗产保护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开课时间:2026年春季学期,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当学期实际情况确定,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对话、合作与传播实践。课程将系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国际组织、关键国际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保护理念、技术与伦理的差异与融合。课程内容将涵盖国际保护项目的合作模式、冲突地区的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作为软实力外交的工具,以及数字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等前沿议题。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研读和模拟实践,学生将深入理解文化遗产如何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并掌握向国际社会有效阐释和传播遗产价值的基本策略与技能。

咨询电话:83969351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