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历史遗产融合文旅开发微专业介绍
红色文化基因学微专业介绍
学院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历史学专业
档案学专业
哲学专业
RWXY
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微专业介绍

学制:1年。

简介:人工智能文学写作微专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多文体写作的深度融合,将生成式AI工具与数智素养充分运用到辅助创意构思、文本生成和内容优化上来,立足文学写作的审美特性、个性创作和阅读接受等一般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包括文学创作、应用写作和学术评论写作在内的多种文体写作规律、特点与技巧,培养兼具优良的思想品格、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厚的传统文学素养、娴熟的AI技术应用能力和独特的文化创造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质人才。

本专业尝试将文学写作理论基础、实践运用及价值伦理融会贯通,既注重AI技术工具应用能力培养,又强调人文价值的核心地位。无论是逻辑严谨的公文与申论写作,还是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创意写作,又或是辅助学术论文与评论写作,本专业聚焦文化创意产业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需求,以“创作工坊”、产教融合等场景化实训的方式,在人机协作、作品孵化中激活文学创意、公文逻辑和学术火花,打开未来创作和研究的新天地。

为满足跨学科新质人才培养需求,本专业不限学生学科背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鼓励文学、艺术、新闻、法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学生选修,欢迎热爱文学创作、渴望提升写作竞争力和拥有文学梦想的学生报名选修。要求申请者具备以下条件:(1)有浓厚的文学写作兴趣;(2)有一定的文学写作经历;(3)具备文化创意转化与公共文化服务思维。

《人工智能创意写作》(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六19:00-20:30,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旨在探索人机协同文学创作的新范式,在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创意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上,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成式AI工具辅助创意写作的相关技能,提高运用数智技术进行创意写作实践的水平。课程从“提示工程”的核心技法入手,学习如何精准驾驭主流AI工具,服务于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等传统文学写作训练,同时适当增加网络文学、短视频文本、微短剧剧本等多元体裁的创作训练。以理论讲授为辅,以创意写作训练为主,亲身体验AI在故事构思、角色塑造、风格模仿等全流程中的强大助力,重点培养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需求所需要的人工智能辅助创意写作实操能力、批判性思维与编辑优化能力,最终产出融合技术与人文的创意作品集,提升学生在AI时代不可替代的创意竞争力。

《人工智能公文写作》(开课时间: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日19:00-20:30,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专注于提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应试者公文写作能力,系统讲授如何利用AI工具进行通知、报告、函等法定公文的精准拟稿与规范润色,确保格式、语体与政策的合理合规。同时,课程重点拓展至申论写作领域,学习生成式AI工具辅助快速梳理材料、提炼核心问题、生成论证要点,构建逻辑严谨、对策可行的文章框架。通过场景实训与典型案例剖析,帮助学生从基础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养成精通人机协作、贴合公文规范与深度思辨论证的能力,从而提升行政工作效率和助力考公考编。

《人工智能文学评论写作》(开课时间:2026年春季学期,具体上课时间根据当学期实际情况确定,上课地点:前湖北院)

课程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命令AI进行文本细读、自动识别叙事结构与风格特征,并快速生成初步的论文框架。重点训练AI辅助深度融入学术写作流程,从选题发掘、文献综述、论点锤炼到符合规范的引注与排版,在场景实训与典型案例分析中将智能工具转化为强大的“学术合作者”,赋能从创意发现、大纲生成到学术论文初稿的全过程。

咨询电话:0791-83969351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二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350 传真:0791-83969350
E-mail:rwxy@ncu.edu.cn